(一)注释:
1. 景公 = 原名:姜杵chǔ臼jiù, 是齐灵公之子,是齐国第25代的国君,在位58年。
2. 诸侯国 = 一种分封制度,由最高统治者“天子”对各个封地的称呼。
= 春秋战国时期,一共有大大小小上百个由周王分封的国家,这些国家被称之为“诸侯国”,也被称为 “诸侯列国”/“列国”。
3. 驽(nú)马 = 指瘦弱的马。
= 指性子暴躁不容易驾驭的马。
4. 抄写作业里的 (K4-10)
5. 抄写作业里的 (K4-10) 闾 (lǘ)
6. 晏子= 晏婴,多称为晏平仲。
• 祖籍是宋国。是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外交家。
• 是齐国的丞相。
• 辅政齐国长达50余年;包括例如齐灵公、庄公、景公, 三个朝代的君王。
• 主张计能定禄,诛不避贵,赏不遗贱。
(二)晏子的背景:
(三)译文:
齐景公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,得到一个金壶,就打开一看,里面有红笔写成的文字:“吃鱼只吃一面,不翻过来吃,不要乘坐劣马。” 景公说:“有道理!就像这样说的! 吃鱼只吃一面,不翻过来吃,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; 不乘坐劣马,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。” 晏子回答说:“不是这样啊!吃鱼只吃一面,不翻过来吃,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。不要乘坐劣马,是说不要让小人待在国君的身边。” 齐景公说:“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,为什么会亡国呢?” 晏子回答:“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。我听说:‘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,一定会公行于天下。’ 纪国有这样的言语,却藏在金壶里,是多么庸俗浅陋的,亡国还需要等到什么时候呢?
总结: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治国的良策付诸实践,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! 相同的, 一个人如果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左右,却并不打算实行,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。
-----完-------
恭喜完成本次作业的古文 《晏子春秋. 金壶丹书》!下篇课文见!
源自:张宝云, 中三 UASA 华文年终模拟测试, Sasbadi Sdn. Bhd,Selangor.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